top of page

针灸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针灸是一种中国传统疗法,被运用到现代的治疗当中,不少⼈身体出现一些症状的时候都通过针灸来治疗。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方法之一,作⽤于身体的各经络,⽳位,从而对全身的病症进⾏治疗。代社会中很多⼈都青睐这种治疗方式。

针灸的首要作⽤是用来治疗病症,针灸可以治疗多达300种的病症,其中对于超过100多种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了34种疾病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一般来说,针灸多用以治疗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疾病,比如面瘫、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后遗症,运动伤,手术后遗症和各种病症等。

针灸疗法对于其他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

戒烟      戒滥用药物(毒品)    戒酒    减肥

循环系统: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 心律不齐

消化系统:  胆囊炎(胆囊疾病)  呕吐  胃痛  便秘  腹泻   肠易激综合症  慢性肝炎  肝硬化  慢性肠炎

神经系统: 头痛  偏头痛  抑郁症  神经官能症  帕金森氏病  焦虑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脑瘫  美尼尔氏病(眩晕)  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中风后遗症

运动系统:  软组织损伤  落枕  颈肩综合症(颈椎病)  痛风  肩周炎  肩痛  腰痛  背痛  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脱出  网球肘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  咳嗽  鼻塞  过敏性鼻炎   咽喉炎

泌尿生殖系统:  前列腺  性无能  遗精   尿失禁   尿路感染

妇科疾病:  痛经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   月经不调   不育症      提高试管婴儿成功机率  胎位不正

皮肤病:  湿疹   荨麻疹    带状疱疹    银屑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中医针灸治疗的病症列单:

呼吸系统: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眼: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近视(儿童)。
口:牙痛,提取后痛,齿龈炎,急慢性咽炎(咽喉痛)。
消化系统:食管癌,贲門癌的痉挛,呃逆,急,慢性胃炎(胃脘痛),胃酸过多,慢性胃溃疡,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麻痹性肠梗阻。
神经肌肉骨骼系统: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周围神经病变,小儿麻痹后遗症,美尼尔氏病(眩晕),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疾病),夜间遗尿(尿床),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骨关节炎(关节炎)。

本诊所只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针灸[1]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中医学中采用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流向[2]。现代科学从组织学生理学上尚未发现气、经络或者穴位的存在[3][4][5],且部分当代针灸使用者并非依据传统理论体系进行实践[6][7]。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有效,针灸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列为被作为替代疗法

有一些科学研究显示针灸有缓解疼痛与术后恶心的效用[8][9][10]。有人质疑针灸的效用极其微弱不足以建立临床关系,认为显示针灸有效果的研究结论可能是安慰剂效应[11][12]、不完全双盲实验或发表偏倚的结果[13][14][15]

 

传说与历史[编辑]

针灸起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在现代作为替代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

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后来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黄帝内经中记载九针为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记载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理论研究深化,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现代医学传入中国,针灸与其他传统医学一同逐渐走向衰退,但仍有不少人相信针灸的疗效,有《针灸逢源》等著作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以继承和发展针灸。研究人员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出版了许多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创立”针刺麻醉“等新式针灸。针灸的研究也从单一的文献整理发展到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针灸治疗的机理探讨。

中国北京上海南京都有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

 

针刺麻醉[编辑]

主条目:针刺麻醉

文革时,针刺麻醉被当作“文化大革命丰硕成果的重要部分”广泛宣传。其实针刺麻醉效果不好,病人还需要注射麻醉药物,有时病人需要忍痛完成手术。文革过后针刺麻醉已经几乎没有人使用了。[16]

 

原理[编辑]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经络系统负责输送全身的“气”、“血”及“血液”[17],这些输送物质在体内循环,使身体中的各个组织与器官保持平衡与稳定。然而当经络系统出现阻塞不通的情况时,则影响了这些物质的输送,使“邪气”(各种产生病变的因子)侵入,此时人体就会开始出现异常病变。当针插进人体之后,会引起人体自身的反应,加强气血循环,克服经络的阻塞,使经络系统恢复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愈。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Maiken Nedergaard利用小鼠进行的试验发现,针刺入组织后释放了大量的腺苷,帮助抑制疼痛,此研究提供了针灸效果的可能解释。[18]

 

治疗方法[编辑]

针与灸是两种治疗方法,传统中医多用针法来治疗急性病,用灸法来治疗慢性病。中医学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传统的中医脏腑阴阳经络学说。和中医的方剂治疗方法相比较,针灸治疗的特点是疗效快[来源请求]、简单、便宜。

针刺法也称针治法,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属制成的、形体细长而尖的针刺入人体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使接受针刺才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中医施针的穴位,按深度分为天、人、地三层,当针灸到达每一层时,均有“针感”,患者会感到酸、胀、麻,而施术的医生则有粘针的感觉。进行针灸时,要根据病情决定施针深度。

灸灼法也称为灸治法,是将艾绒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点燃后放在(或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热熨或熏,从现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工具[编辑]

针由远古时代的骨针石砭开始发展到长短、大小、式样、材料、方法各不相同的针具,如电针、磁针、水针等;灸偏向于传统的艾灸,有艾绒灸艾条灸等。现代使用的针灸多是钢针,而在古代多使用的是银针[来源请求],主要是因为银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对针灸的质疑[编辑]

针灸的理论基础是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相距甚大。在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之后,针灸是否有效这一问题问题一直有争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9年所出版的刊物中认可针灸在某些症状中有治疗作用[19]。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科学家认为针灸对戒烟、气喘、抗类风湿关节炎、头疼等问题没有效用。

2007年9月《内医档案》杂志刊登,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迈克尔·哈克博士主持的实验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组分别进行针灸、假针灸和常规治疗对比试验。发现腰痛情况好转的人,针灸组有47.6%,假针灸组有44.2%,常规治疗组有27.4%。针灸组和假针灸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20]2009年西雅图的一个研究小组主持的研究表明,对长期腰疼患者,针灸和假针的治疗效果都比传统方法好,但是针灸和假针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2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发表了《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认为有对照试验证实针灸可有效治疗若干疾病、症状或状态,针灸对于另外一些病症的疗效尚需要更多证据确认,同文又列出了疗效未有足够证据支持,但是可尝试针灸的一些病症。[22]

根据2002年一项全国性调查的结果,全美有八百二十万成年人曾经使用过针灸,有二百一十万人曾在过去一年内进行过针灸。[2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十七个研究所或中心,其中有美国国立替代与补充医学中心(NCCAM),研究“非西方主流医学”,其中包括针灸。1997年NIH的一份报告指出:临床前研究记录了针灸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有一些效果,但同时在一些其他研究中没有效果。[24]

 

美国的针灸界[编辑]

针灸在美国作为替代医学存在。美国目前有大约3万多名执照针灸师(有的州称为针灸医师或东方医学医师),5千多名应用针灸的西医师。美国有严格的针灸执照考试制度,要求考试申请人在美国高教部认可的针灸或中医学校学习针灸的相关课程1700到4000学时。[25]

 

文化遗产[编辑]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政府承诺将致力保护作为文化遗产的针灸这个濒临灭绝的文化现象[26]

 

相关条目[编辑]

注释[编辑]

  1. ^ 拼音:zhēn jiǔ,注音:ㄓㄣ ㄐ一ㄡˇ,英文拼作Acupuncture and moxibusion

  2. ^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rogram. Acupuncture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3–5 November 1997 [2007-07-17](原始内容存档于14 July 2007).

  3. ^ Singh, SErnst E. The Truth about Acupuncture//Trick or treatment: The undeniable facts about alternative medicine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39–90. ISBN 978-0-393-06661-6. “”Scientists are still unable to find a shred of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meridians or Ch’i” (p72 – UK Ed.),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s of acupuncture are deeply flawed, as there is no evidence at all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Ch’i or meridians” (p107 – UK Ed.)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are not a reality, but merely the product of 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p387 – UK Ed.)”

  4. ^ Bauer, M. The Final Days of Traditional Beliefs? – Part One. Chinese Medicine Times. 2006, 1 (4): 31.

  5. ^ Ahn, Andrew C.; Colbert, Agatha P.; Anderson, Belinda J.; Martinsen, ØRjan G.; Hammerschlag, Richard; Cina, Steve; Wayne, Peter M.; Langevin, Helene M.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Bioelectromagnetics. 2008, 29 (4): 245–56. doi:10.1002/bem.20403PMID 18240287.

  6. ^ Mann, F. Reinventing acupuncture: a new concept of ancient medicine. Elsevier. 2000. ISBN 0-7506-4857-0.

  7. ^ de las Peñas, César Fernández; Arendt-Nielsen, Lars; Gerwin, Robert D. Tension-type and cervicogenic headach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0: 251–4ISBN 978-0-7637-5283-5.

  8. ^ Lee A, Fan, LTY. Stimulation of the wrist acupuncture point P6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Lee, Ann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line). 2009, (2): CD003281. doi:10.1002/14651858.CD003281.pub3.PMID 15266478.

  9. ^ Ernst, E.; Lee, M. S.; Choi, T. Y. Acupuncture: Does it alleviate pain and are there serious risks? A review of reviews (pdf). Pain. 2011, 152 (4): 755–764. doi:10.1016/j.pain.2010.11.004PMID 21440191编辑

  10. ^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pdq/cam/acupuncture/patient/Page2#Section_53

  11. ^ Ernst, E.. Acupuncture – a cri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6, 259 (2): 125–137. doi:10.1111/j.1365-2796.2005.01584.xPMID 16420542编辑

  12. ^ Singh, SErnst E. The Truth about Acupuncture//Trick or treatment: The undeniable facts about alternative medicine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103–106. ISBN 978-0-393-06661-6. “”These initial conclusions have generally been disappointing for acupuncturists: They provide no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real acupuncture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placebo.” (p. 104)”

  13. ^ Madsen, M. V.; Gotzsche, P. C; Hrobjartsson, A.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with acupuncture, placebo acupuncture, and no acupuncture groups. BMJ. 2009, 338: a3115. doi:10.1136/bmj.a3115.PMC 2769056PMID 19174438.

  14. ^ Lee A, Copas JB, Henmi M, Gin T, Chung RC. Publication bias affected the estimat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in an acupoint stim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J Clin Epidemiol. 2006, 59 (9): 980–3. doi:10.1016/j.jclinepi.2006.02.003PMID 16895822.

  15. ^ Tang, JL; Zhan, SY; Ernst, E.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1999, 319 (7203): 160–1. doi:10.1136/bmj.319.7203.160PMC 28166PMID 10406751.

  16. ^ 昙花一现的针刺麻醉. wsj. 2010/01/20 [2013-07-25].

  17. ^ http://dr-yang-acupuncture.com

  18. ^ 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5/232721.html 针灸止痛确有此理

  19. ^ Bannerman RH. 1979 “针灸:世界卫生组织的看法”世界卫生组织(英文)

  20. ^ 哪里来的穴位?哪里来的经络?快看德国最新研究报告

  21. ^ Cherkin DC, Sherman KJ, Avins AL,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cupuncture, Simulated Acupuncture, and Usual Ca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9;169[9]:858–866.

  22. ^ 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第23-26页。(非pdf版见[1]

  23. ^ http://nccam.nih.gov/health/acupuncture/introduction.htm

  24. ^ [2])

  25. ^ 请参看www.nccaom.org.

  26. ^ 潘锋. 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科学时报. 2010-12-7 [2010-12-07].

bottom of page